案例分析
2014/3/14 11:24:00 来源:自创 作者:高霞 有0人参与
幼儿园刺绣区域活动案例分析
夹浦丁甲桥幼儿园 高霞
一、案例背景
随着对新《纲要》学习贯彻的不断深入,使我们更加深刻体会到,区域活动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有着及其重要而深远的作用。我园因地制宜地开展区域活动,这个学期把开展刺绣活动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来进行研究。通过一个阶段的实践已初显成效。如:幼儿已学会用针穿线,线头打结,打孔的基本技巧并学会互助、合作完成作品。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许多令人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如:在刺绣过程中,幼儿绣的物体很难把握线选择的长短,而且容易打结及部分幼儿倾听意识不强的问题。在今后的区域活动中,我们要进行不断深入的实践、反思和改进,让每个幼儿自由选择、自由结伴、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他们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提高和发展,同时也使幼儿良好的社会性行为也得到培养。
二、案例描述
在活动区的指导中,我注重从孩子的兴趣及自身的需求出发选择活动内容。例如一开始开设这个刺绣区前,我首先带领幼儿参观欣赏大班小朋友的刺绣活动和刺绣作品。看到大班哥哥姐姐的作品,中班小朋友也跃跃欲试,一旁观察的我马上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因势利导,启发他们:“那我们来开刺绣区吧!”孩子们听了都欢呼雀跃,大家准备明天活动区来学刺绣,一起来展示自己灵巧的小手。
第二天一早,我就为幼儿准备了刺绣用的材料。我问孩子们知不知道刺绣是怎样做,需要用什么材料?通过昨天对大班刺绣的观察,这个问题似乎没有难住她们。王睿说:“刺绣要用针穿线的。”谈佳妮说:“针穿好了要打结的,不然要松掉的。”张沁怡说:“刺绣要用彩色的线,这样绣出的图案会很漂亮。”王鑫怡说:“刺绣可以做在布上,先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然后再绣。”我告诉幼儿由于他们年龄小先在香烟壳上绣。讨论过后,孩子开始自己动手刺绣了。可一会儿,大部分孩子都快要哭了,脸上的笑容都不见了。我轻轻地问他们:“你们都怎么了?”只见她们的表情都非常着急,都说:“老师,我的线穿不到针的小洞洞里去。”于是我诱导成功的孩子介绍自己尝试穿线的过程,并请她们讲解、示范,使其他孩子明白穿针的几个步骤:先把线的一端弄尖,再一手拿线一手拿针,把线对准针孔穿进去,最后在下面打个结。于是,孩子们又重新穿了起来,这一次,她们更加专注、细心了,认真地完成了每一个步骤,很快的掌握了穿针、打结的方法。
孩子们都穿好了针线,开始选择我画好的图案了,忙得不亦乐乎。有的孩子选择了线条,有的孩子选择了几何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椭圆形,还有的孩子选择了一些苹果、樱桃、小树、等比较难的图案。然后孩子们根据自己选择的图案来刺绣,只见王睿大声的喊起来:“老师从哪里开始绣啊,”这时我拿起图案示范怎样有规律的按照图案线条打孔,幼儿一会儿就学会了打孔。刺绣过程中,选择几何图形和线条的孩子能较容易的绣出,而选择了一些苹果、樱桃、小树、月等图案的孩子,绣到轮廓上的弯角时和树干时都停住了手,都大声的喊:“老师,这个我不会绣了。”“老师,树干要换颜色吗,我不会绣了。”“老师线太长打结了,怎么办?”我们很想介入指导,但没有马上行动,观察了一会儿发现了令人高兴的一幕:张沁怡对杨璐说:“杨璐,你会帮我把这个结解开吗?帮帮我吧?”杨璐停下手里的针,看了看张沁怡的绣品,思考了一下,“给我,我会”。说着就细心的拆起来,过一会儿就完成了。于是,我启发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刺绣情况相互交流、相互讨论:什么样的图案比较容易绣,什么样的图案绣起来较难。经过讨论后,能力较弱的孩子选择了先绣线条的图案,再绣几何图形的图案,最后绣其他的图案;而能力较强的孩子,因为有了成功的经验,就直接绣难度大比较复杂的图案了。大家认真的绣着,个个都是那么的全神贯注,惟恐再出现什么差错。不一会儿,一副副美丽的图案在孩子们灵巧的小手中变成了水果,花朵,太阳等等。孩子们相互欣赏着,脸上的笑容显得那么地灿烂,她们成功了!
三、案例分析
1、杨璐和张沁怡平时比较活泼、能干,而且很有主见,想象力较丰富。教师能尊重和满足幼儿的需要并积极的为她们创设良好的活动氛围。
2、孩子已具备基本的刺绣技能的能力,且已学会自己思考,并想办法解决遇到困难时的解决方法。在孩子进行思考时,教师不参与,是为了给他们提供充分自主的活动机会,这样有助于幼儿独立性与自主性、合作性的培养。
3、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的行为可以说是孩子日常活动的再现,积累一定的活动技能和经验,展现出她们良好的规则意识,充分体现了幼儿区域活动的规则性。
4、在活动中,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给予孩子们充分的独立思考空间,这样提高了孩子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合作意识。在幼儿自主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尽量采用间接介入的方法来引导幼儿,并以此提高他们对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四、活动反思
一、新《纲要》指出: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应该理解幼儿,孩子的每一个行为,每一个问题都有他的原因,要深入了解孩子的身心特点及发展水平,站在孩子的立场思考问题,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教师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要善于捕捉来自幼儿的信息,和幼儿一起真正投入到每一个活动中,与他们共同成长。要善于倾听孩子,懂得包容孩子,学会支持孩子。我觉得只有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才能了解他们的需求与困难,才能解读他们的一言一行,才能及时接过孩子抛过来的球,把握机会引导孩子,把他们的学习兴趣推向更高层次。
二、建构积极的师幼互动。教师作为教育者,对幼儿的发展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幼儿也是一个能动体,只有尊重幼儿,激发幼儿的学习内驱力,以幼儿为中心展开教学,教育才能发挥作用。所以,我们提倡建立平等和谐的师幼互动关系,我们要学会用平视的眼光看待儿童,经常对自己在互动之中指向幼儿的行为作一些反思。要学会尊重幼儿,发现幼儿的潜能,这样师幼互动的关系才能和谐发展。
三、让孩子真正成为区域活动的主人。在区域活动中,幼儿的主体性和自主性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尤其是中班幼儿的活动,老师的每一个教学目标的达成,都要渗透在游戏中才能进行。例如“合作”的概念,主要培养幼儿社会性交往能力,并使幼儿在活动当中慢慢地建立和懂得一些基本的行为准则。区域活动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学习的舞台,小朋友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他们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答案的能力,是教师难以在其他教学中见到的,幼儿的潜能得到真正发挥,区域活动是幼儿自己的活动,所探索的问题是他们真正想知道的东西。教师应满足孩子的愿望,并给孩子提供足够的活动时间与空间,提供丰富的材料,顺应幼儿探索活动,促进其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
四、指导到得当、适时,有针对性,在观察指导的时候要给幼儿一定的空间去发挥,给他们宽松的环境去讲述他们的需求、困难等等经验。要仔细的倾听幼儿的“秘密”要站在孩子的视角去想、看问题、这样才能更有效的推进幼儿游戏。
五、有效的抓住一切教育契机丰富幼儿的活动,教师要及时捕捉到来自孩子的信息,并及时判断、整理、提升新的教育内容,使孩子们在活动中自主性显著提升。使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选择自己的活动,并将孩子们共同关注、自发生成有价值的东西纳入教师预期创设活动的轨迹中,支持孩子的学习与研究不断推向深入。在这样自由、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幼儿不断地尝试,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最佳方式,体验成功和快乐,自信心增强。让孩子在健康、丰富的活动环境中,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让教师在研究、探索中与孩子共同成长。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关键词:案例
- 荣安和院幼:睡时无事做,喜欢吮吸手? 2014/05/23
- 我也喜欢刺绣了 2014/04/25
- 案例分析------五角星 2014/03/17
- 案例分析------五角星 2014/03/11
- 案例分析——爱哭的一一 2013/12/24
- 班级管理案例——说谎的背后 2013/12/10
- 案例分析:老师,雪花片怎么了? 2013/10/02
- 案例分析:抓住时机,适时培养 2013/10/01
- 诸暨店口斗门中幼:争吵风波的联想 2013/05/17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