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幼儿园 >> 杭州湖州嘉兴绍兴宁波舟山台州温州金华丽水衢州其它城市   小喇叭幼教新闻园所风车论文教案随笔海外视角名师名园媒体合作依法办园商情育儿问题好书推荐

店口一幼:巧借围棋活动矫治幼儿攻击性行为初探

2013/6/8 8:39:00 来源:data.06abc.com 作者:傅可平 0人参与


摘 要:围棋活动目前在很多幼儿园都受到了孩子和家长们的青睐,它不仅有助于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逻辑思维和想象能力,还锻炼了幼儿的专注力,使其能够静下心来关注和思考问题,同时也可以培养孩子的耐心、细心和恒心,学会独立思考,学会与人分享,以及抗挫折、不怕困难等综合品质,有利于幼儿良好个性的发展。本文以围棋活动为载体,从多角度、多纬度展开讨论,探讨如何对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进行适当的矫治,帮助幼儿建立自信、树立恒心、抵抗挫折、促进交往、增强规则意识,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
关键词:  围棋活动  矫治  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是指幼儿为一些小矛盾冲突或受到挫折时,作出侵犯他人利益的行为,如毁坏别人的东西,打、踢、骂别人,对成人蛮横无理等等。攻击性行为和肢体摩擦是中班孩子的一个特点,到了这个年龄孩子会产生渴望与人交往的心理,但是往往力不从心,不知道如何发起交往,因此才会有肢体的冲突。国内外有大量的研究表明: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其同伴关系一般较差,大多数同龄孩子会对其避而远之,同时年龄越小其攻击性行为也越明显。
我们班的睿睿就有明显的攻击性行为,每天都有小朋友不是告状就是委屈的哭泣,对于这样的孩子老师也感到很头疼,常常因为他过度的侵犯行为而苦恼,影响正常的生活和教学秩序不说,还要花很多时间来解决因此产生的矛盾。于是,我对睿睿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记录,同时也寻求了家长的支持和帮助,试图寻找正确的科学的方法来帮助和矫治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一次区域活动时,我请孩子们自愿选择区角进行活动。围棋角里已经有5个小朋友了(围棋角限6人),科科正准备脱鞋子进入,睿睿一看情况不妙飞奔而来,一把推开了科科,一屁股坐在了棋垫上,手里拿着黑棋嘴里还嘟嚷着:“幸亏跑得快,差点被人抢走了。”再看科科,因为一时没站稳摔倒在了地上,正在哭泣。了解原委后,我批评了睿睿,同时邀请了科科一起进入围棋角和我下棋(这时围棋角里是8人),顺便可以观察睿睿在围棋角的活动情况……通过这次活动我发现睿睿居然喜欢下围棋,虽然他的做法不对,但是在后来的活动中,他居然能静下心来和小朋友们对弈,且没有发生攻击行为。我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契机,当幼儿情绪紧张或怒气冲冲,很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时,可以带他下围棋以转移其注意力。我们都知道,引导孩子经常从事棋类活动,有助于恢复他的心理平衡,乃至逐渐转移攻击性行为。因此我想借助围棋活动,适当减少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一、以“棋”建自信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步。那些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其内心是非常自卑的,因为他们怕别人看不起或小瞧了自己、怕别人没有注意到自己、怕自己会吃亏,所以会有一些攻击他人的倾向。由于幼儿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对于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特点的幼儿下棋应有不同的要求,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让他们在经过自己的努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体验成功的快乐,维护和增进其心理的健康发展。这种亲身体验对个体幼儿自信性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它能使幼儿相信自己的能力——“我能行”,并对自己做出积极的正面评价——“我很棒”,还能提高幼儿在同伴中的地位——“我真行”,从而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同时,幼儿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较差,他们很容易根据成人的评价来衡量自己。当幼儿走对一步棋时、大胆地回答问题时,老师应投以赞许的目光、鼓励的微笑和肯定的口吻,让幼儿因此对自己充满信心,从中获得强大推动力,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下棋活动中去。
二、以“棋”立恒心
保持恒心,是幼儿良好学习惯养成的基础,也是幼儿很难做到的品质。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一般自我意识较强、坚持性较差,常常因为一点小小的矛盾或挫折时,产生攻击他人的行为。如:晨间活动时,睿睿和展毅正在围棋角下棋,不一会儿展毅兴匆匆的跑来告诉老师他赢了,老师夸展毅的聪明,这时睿睿的表情极不自然,嘴角一蹩说:“有什么了不起”。趁老师不注意他把展毅推倒在地,老师闻声过去,展毅边哭边委屈的说:“老师,他推我……”由此可见,在幼儿围棋活动中,当幼儿败局已定时,往往表现为毁棋、恼羞成怒,甚至会产生攻击他人的行为。面对孩子这种行为表现,我们该从何下手呢?
1.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我们可以通过名人故事、围棋典故等,让孩子们知道输赢乃平常事,不要轻易认输,要有志气,不怕困难,只要努力一定能尝到胜利的滋味。同时要让孩子明白只有多动脑筋、多思考、多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棋艺,才有战胜别人的资本。假如采取破坏性的行为,自己不但会失去朋友,还会失去再一次取胜的机会。让幼儿渐渐地明白,成功和付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我们要为别人的成功而兴奋,能为胜利者鼓掌的人是最有风度的人,也是勇敢的人。
2.融入活动,相得益彰
我们要把围棋活动和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融和在一起,为幼儿设计丰富多彩、趣味横生的活动,以故事的形式展开教学,让幼儿在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练一练中,喜欢下棋,乐意下棋。让幼儿在竞赛游戏中明白,胜利与失败不是一时的,也不是永远的,只要努力便可由失败者变为胜利者;假如不继续努力,也可使胜利者变为失败者。在活动中,幼儿良好的情感体验会逐步地得到强化。
3.外部激励,强化行为
俗话说: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孩子们喜欢听好话,喜欢被别人认可,尤其是中班的幼儿可塑性强,有初步的是非判断能力,在活动中他们非常在乎老师和同伴对他们的评价。因此,我们可以运用鼓励、赞许、奖励等外部激励方法强化幼儿良好行为,克服消极的行为。有时候老师不禁意的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小小的奖励,对孩子来说是给了他们无数的勇气和信心。长期坚持下去,幼儿的意志就会逐渐坚定,良好行为就能养成。
三、以“棋”抗挫折
区域活动时,睿睿和妍妍在围棋角下棋,睿睿一看败局已定,只见他哗啦一下将棋子搅乱,并说这次不算,生气的走开了……对于刚走人生起步之路的幼儿来说,学围棋和下围棋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挫折感是人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在挫折的情绪体验中,可能会丧失前进的动力,变得胆小,脆弱。幼儿输棋后,往往会产生消极的反应,因此,教师及时鼓励、肯定、赞扬就显得更为重要。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要争做幼儿的引导者,对幼儿循循善诱,在下棋之前教育幼儿要有思想准备,下围棋有输有赢,但输了不胆怯,要勇敢地对待现实,使幼儿树立起克服困难的信心。
1.体验挫折
在幼儿学习围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故意设置障碍,如围棋活动《回提》中,要求幼儿设计陷阱包围对手——做虎口,但是对方同样也是老虎口时,怎样才能把对方吃掉不被他反吃呢?提出这一问题情境让幼儿思考。让幼儿体验失败,因为失败和挫折往往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它能让幼儿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让幼儿在失败中成长,敢于认输,并能看到自己的不足,虚心向比自己强的小朋友学习。这时,他们已经懂得了“输并不可怕,怕的是输了之后不开心、不努力,只要在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努力提高,就能取得成功”。这不仅锻炼了幼儿顽强的意志,更提高了应变能力,而且有益于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
2.正视挫折
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幼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面对失败和挫折时,老师要用信心和勇气感染他们,让幼儿注意到自己是以轻松乐观的态度对待失败的。给幼儿一个鼓励,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和父母不会因为他的失败而改变对他的爱。还要帮助幼儿寻找失败的原因,分析和思考多方的因素,让他们逐步淡化输赢的结果,形成对困难的承受能力,这样孩子自然就不怕输了。帮助幼儿正是挫折,不仅培养了孩幼儿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也培养了幼儿不屈不扰的进取精神。
四、以“棋”促交往
围棋活动《征子就像滑滑梯》中,在活动延伸环节:老师请小朋友们自己找一个伙伴俩俩对弈。孩子都开始下棋了,可睿睿还在“找朋友”呢?于是把阳阳叫了过来,请他和睿睿一起下棋,可阳阳却摇着头低声说:“我不要和他下棋,他要打人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其同伴关系一般较差。大多数同龄孩子会对其避而远之,一般会说:“我不跟××玩,因为他老是打人。”“他总欺负小朋友,我不喜欢他。”等等。围棋的乐趣是无穷的,它表现在对弈过程中的布局思考,让老师和幼儿、幼儿和幼儿之间都有情感的交流。交往对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同伴交往,不仅有助于儿童认知技能的学习、情绪安定和愉快,更重要的是在与同伴交往中学会了与人相处的社会技能。
1.会合作、懂谦让
对弈的过程也是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一个切磋和交流的过程,教师要让幼儿懂得下棋时要两个人互相配合,缺一不可;如果不肯谦让,交往就不能继续进行,下棋会没有乐趣;下棋还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更多的朋友,建立同伴间相互关心、友爱的气氛。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幼儿起初会发生冲突,或出现争执的情况。这时需要老师给予及时的指导,老师应启发幼儿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教育孩子学会谦让、合作、共享等良好行为。攻击性强的儿童往往缺乏解决交往问题的策略,不善于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更需要老师耐心细致的引导,向幼儿提供一些正常交往的策略,通过榜样的示范,并进行解释和说明,帮助他们掌握减少人际冲突的策略,从而改善人际关系,减少攻击性行为。我们要利用围棋活动这一有效的手段让儿童不怕输、输得起,学会同伴间互谦互让,共同合作。
2.共分享、同成长
教师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实际能力需要,善于利用围棋,正确引领。不对幼儿产生偏见,相信幼儿有自我判断、作出正确的选择的能力,及时对幼儿作出积极的行为反应。在围棋活动中,老师可以让下棋好的幼儿帮助弱的幼儿;有好的方法或想法可以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如果幼儿的围棋能力强,作为老师可以向幼儿请教,让其他幼儿向他学习,给于幼儿一种满足感和求知欲。这样可以让幼儿更自觉参与围棋游戏,产生竞争的意识,从中也体验到了相互学本领的好处,在活动中共同成长。
五、以“棋”强规则
围棋活动能帮助幼儿树立较强的规则意识,使幼儿获得了学习方法,提高了学习能力,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我们都知道对弈时要求孩子目不斜视、观棋不语、认真思考,做到“三思而后行”,这种要求是较严格的。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好动爱玩,而下一盘棋少则一刻钟,多则半个小时以上,所以有的幼儿一盘棋没有下完就不想下了;有攻击性的幼儿对输赢看的很重,一旦下棋输了就生气,甚至哭闹;还有的幼儿在下棋过程中打打闹闹,不专心。针对幼儿出现的种种情况,我们一定要耐心教育幼儿,反复重申下棋的要求及规则,让幼儿明白落子无悔,做事有始有终,重在参与等道理,从而使幼儿树立良好的棋风和棋德。老师还可以结合《围棋文化故事》,经常给幼儿讲一些成功者在挫折中成长并获得成功的故事,注意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为孩子树立榜样,一旦孩子有进步了,就马上鼓励表扬
综上所述,通过丰富多彩的围棋教学活动,能够很好地开发幼儿的智力,逐渐减少幼儿攻击他人的行为,帮助幼儿掌握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当然,围棋的教育功能也是多方面的,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入探索和发掘围棋活动的教育价值,寻找围棋活动与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更多的契合点,把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让更多的孩子“棋乐无穷”、“乐在棋中” ! 

参考文献: 
[1]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梁志燊:学前教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杨占山、姚俊:挫折教育——一个新的德育课题[J].《教育科学》,1995年02期
[4]周念丽、张春霞: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刘学兰 、古丽丹:幼儿挫折教育浅析[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1年01期
[6]立季湄、肖湘宁: 幼儿园教育[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全国幼儿棋文化教育实验总课题组组织编写: 幼儿园围棋教材[M]. 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小小的嘴巴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缅怀追思 浸润童心 —长兴县煤山镇中心幼儿园开展4月主题党日活动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