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幼儿园 >> 杭州湖州嘉兴绍兴宁波舟山台州温州金华丽水衢州其它城市   小喇叭幼教新闻园所风车论文教案随笔海外视角名师名园媒体合作依法办园商情育儿问题好书推荐

访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园长张澜

2009/3/7 19:40:00 来源:06abc.com 作者:happy 0人参与

      主持人:今天我们非常高兴请来了北师大幼儿园总园长张澜女士做客新浪。在这一次 
 


聊天当中,张澜园长将跟广大年轻的父母一起聊一聊孩子成长当中值得关注的和您关心的一些问题。

  张澜:北师大实验幼儿园是北京市示范幼儿园,我是北师大实验幼儿园的张澜园长。应该说这几年北师大幼儿园,在课程理念上努力实现与国际先进幼儿教育理念以及课程内容、方法的接轨,走这样一个国际化的道路。幼儿园在具体的办园上,也可以说幼儿园规模的扩展也是很迅速的,从1999年创办第一所位于牡丹园的北师大幼儿园牡丹园分园,2004年在旺京大西洋新城创办了第二所旺京大西洋分园。今年又在奥林匹克花园办了第三所分园,和校本部的幼儿园形成的是一个一园多址的办园模式。我是总园长,做全面的工作,在每一所分园培养的常务园长进行日常更细致的保教工作、管理工作。

  主持人:现在看来又是到了家长要择幼儿园的时候了,家长本身就会有很多的问题。这位网友就说他们家孩子是2004年5月生的,现在幼儿园可不可以接受这样的宝宝?差不多刚刚两岁,幼儿园会不会接收?

  张澜:应该说大部分现在的幼儿园都从过去的3岁年龄下移到2岁,是托幼一体连接起来。我所知道的,北京市一些市级示范园、区级示范园,都把年龄下放到两岁。

  主持人:也就是说其实这位宝宝完全可以按照正常的情况进去。

  张澜:对,更有一些民办幼儿园在市场中更加灵活,他们的入园招收的年龄更低,有一些民办幼儿园从孩子6个月就开始收托了。

  主持人:现在升学的压力变得越来越低,家长们从幼儿园就开始要选择。以前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完全是以家长方便为主,孩子的教育是为辅的,但是现在家长的理念已经变成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了。他们在选择幼儿园的时候,对幼儿园的考察有多种多样的考量。您作为一个专业人士,您如果作为家长,给家长一些什么建议,在家长择园的时候做哪些考量?

  张澜:现在社会进步了,尤其是我们的经济发展了,人们都追求优质的教育,这是好的趋势。包括对学前教育高度的重视,这也是很好的现象。但是这句话,“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或者不输在起跑线上”,这样的说法我都不是很赞同。我觉得只能意会,是不是孩子从小就择园呢?在一定的范围和条件下择园,千万不要绝对地去理解“赢在起跑线上”,家长特别急功近利,或者是过于苛求,这都是不可取的。

  作为一个孩子,越是年龄较小的孩子,他择园的范围应该说是离自己的家很近,比如离自己家一公里,这已经是一个不小的距离范围,千万不要从南城跑北城,或者从东城跑到西城。因为这么小的孩子,他的生活休息、节律、路途的很多因素,比大的年长儿童更需要考虑。作为寄宿需求的孩子,相对每天接送的频率低了许多,相对来说择园的距离范围可以考虑的大一些。基本上是在社区选择幼儿园,以及在社区中2、3所幼儿园中,选择一所家长可能认为幼儿园的环境条件更好一些,包括这所幼儿园教学的理念、管理的理念以及师资队伍专业的水平,以及可能幼儿园一些教学的风格,包括园长个人的风格。这些家长也是可以考虑的。

  主持人:刚才您提到了寄宿,其实这么小的孩子,从我个人来说,我还真的是觉得如果把孩子放在那里边,我会不放心,我会对老师或者是他的适应能力担心。但是如果有的家长不得已必须选择寄宿这种幼儿园时,对于孩子来说寄宿这种形式对他是否好?是否合适?家长应该从哪些方面考虑这个问题?

  张澜:应该说寄宿制的诞生不是幼儿园想出来的就让孩子寄宿,应该说也是缘起于社会的需求。在战争的年代,革命的子女就需要一种寄宿制,到解放以后发展了,也是这样延伸下来。北师大幼儿园寄宿,在文化大革命之后都停了,为什么在1997年又恢复了。因为在1997年,这时我们看到更多年轻的父母,随着时代的发展,他们工作更加繁忙,他们进一步个人进行学习,79年恢复高考以后就有夜校、夜大学,之后包括有些家长学研究生课程,当然是在晚间时间。也有一些公司,会有一些工作是安排在晚间的,当然也有一些父母工作可能更多需要再也间时段,也有父母出差,这样频率增多了。在北京又是一个高度的城市化的城市,不是很多家长有老人能够帮忙照顾的,核心家庭已经高度城市化,以及父母和自身工作压力带来的变化,使得又有新的一批幼儿园来满足时代发展的社会需求,又开创了寄宿制的班级,北师大幼儿园就是这样,从1997年的一个班,校本部幼儿园在北师大大学校园内已经是10个班,在每一所的分园也相应的有4到6个寄宿制的班级,这是一种时代发展的需求。

  作为家长,怎么去考虑,是不是别人全托我也全托?要真正看需求。大凡我所接触过的家长,一是没有条件,满足不了每一天都能够接孩子的条件,就属于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无条件,要选择寄宿制才能解决家庭生活和工作之间的冲突、矛盾。这种家长在他有能力的情况下,也选择更开放一些的,不是说星期一住进去只能到星期五接,更希望能够寄宿制能弹性一些,星期一可能不能接孩子,星期二可能能接,尽量就在星期二创造跟孩子共同生活更多的机会。也可能一星期很规律的住一天接一天,也可能连住两天接一天,这都是一种弹性的、开放性的管理家长需求。幼儿园能够满足家长的需求,也能使寄宿制的管理富有弹性、灵活,就更能满足家长的需求。

  也有一些家长就想,“寄宿,星期一送孩子,一直到星期五才能接,孩子要承受着很长时间与父母的分离,他们会有内心焦虑、心里压力”。总体来说如果孩子连续一个星期寄宿,应该说他们心里的压力,尤其是在初期,他的焦虑感是比较强的。如果弹性很灵活,很大程度就能弥补这一点。

  另外,因为现在独生子女,条件真的很优越了,有些家长更多从孩子未来的成功上去看,我觉得这种理念也是挺值得肯定的,我是比较认同的,就是要培养孩子一定的独立、自主、自立、自强、自信,同时也培养孩子乐群,在幼儿园的时候能够体验寄宿制的集体生活,在集体生活中培养孩子更加独立的能力,能够更好与同伴交往、合作,体验一下。因为孩子要跟父母分离,心里还是要承受一定的焦虑、压力情绪,家长认为这对孩子也是一个小小的挑战和锻炼,对于孩子这种非智力因素,尤其是一种更坚强一点的个性,更独立、更自主,为未来独立自主、自信的人生做一定的启蒙,有一点点铺垫,他们就会挺愿意让孩子来尝试寄宿制的生活。

  他们会选择在孩子4岁、5岁,甚至在幼儿园结束的最后一年时间里进行。也有的家长觉得,我让他来体验寄宿生活,也可以从孩子3岁、2岁半开始,很多的因素都不是单一的因素看这个问题,更好地让他体验这种生活,给他的度把握在什么样上,也就是说寄宿的频次,根据孩子承受能力来定什么是适度的,是适宜孩子的,给孩子也构成一定的挑战,对他的发展是有益的。

  主持人:对于新入园的孩子来说,在入园之前家长是不是要做一些什么样的准备?这种准备对孩子来说是从心里方面调整,还是生理方面调整?给大家介绍一下。

  张澜:大部分幼儿园每年都会召开新生家长会,就是要来指导,在6月份、7月份,甚至更早一点也好,来指导家长怎么样为新入园的孩子做生理上、心理上的准备,这一点还是挺重要的。

  主持人:家长按照老师的指导去做?

  张澜:对。因为新入园的孩子,通常的年龄,现在大部分都是在2岁到3岁半之间。因为小班入园的孩子,大多数年龄现在都没有说到了3岁半以后,一般都是这个年龄,小的就是两岁。一般2岁多的孩子就要考虑他的生活作息制度如何过渡,以及建立到入园以后的一日生活,几点钟吃饭,早、中、晚三餐的把握,以及早晨时间分配他应该做哪些事情为宜,包括下午的午睡时间,幼儿园很重要的有午睡。有的孩子在家里9点钟出去玩,回来11点的时候吃一点东西,然后就睡一小觉,这一小觉就睡到12点半才起,1点钟吃午饭。吃完了午饭,孩子肯定下午又是兴奋的玩的时间。到幼儿园以后,跟幼儿园11点半就要吃午餐,12点要睡觉,两点半起床,这样一个节律冲突就很大,等于幼儿园要吃饭的时候,这个孩子已经瞌睡不已,饭肯定吃不了就要睡觉。或者有的小朋友就更早一点要瞌睡了,等到真的小朋友要午睡了时间了,没有形成这个钟点午睡的时间就难以入睡。另外,幼儿园下午4点多,这时烦燥的时间就马上会显著起来,很多父母也是接孩子的时候发现闹,这时闹觉,因为中午没有睡觉。

  包括幼儿园早晨几点钟入园,很多孩子,因为4点钟闹觉之后又睡了一大觉,晚餐的时间又推迟了,等到晚餐起来时,正常小朋友9点都要睡觉,这时又是这个小朋友闹觉的时候,折腾到11点才睡,第二天就不能按时7点起。这样孩子的生活节律是循环往复的。

  张澜:需要入园前帮孩子把生活的作息、节律调整到与幼儿园相适应。其它还有心理上的准备。

  张澜:现在有很多措施,让新入托的孩子提前上幼儿园的亲子班,能够感受老师带孩子做的那些活动有趣,感受到老师温柔、和蔼可亲,这样孩子有一个向往,有一个上幼儿园的心理期盼。过去有一些误区,因为幼儿园招生了,这些孩子都只能到的开学的时候来,事先孩子对幼儿园没有感性的认识,家长也说你不乖你闹,到时就上幼儿园,让幼儿园老师管你。这样的话,给孩子建立的是对幼儿园老师脑海中的形象是,老师是管他的,他对老师开始就有一定的惧怕,不是感觉老师是亲切和蔼的,是跟我玩的,跟我一起做游戏的,他是喜爱老师的。

  一个我们要指导家长在孩子的心理准备方面,一定要形成他一个积极的对幼儿园初期经验的了解和形成啊的影响,以及家长对孩子的指导话语,千万别说“幼儿园老师厉害”,或者说“到时候让幼儿园老师管你”,这样给孩子形成在入园之前一个负面惧怕的心理。

  当然具体措施还有很多,除了上亲子班,也可以多带着孩子在幼儿园允许的开放的时间到幼儿园玩一玩,没事的时候社区遛弯,经常孩子在上午、下午户外活动的时间带着孩子遛到那儿,在围墙看小朋友的活动,都可以培养孩子对幼儿园的了解和向往。

  很多幼儿园也采取了比较好的措施,在孩子入园之前,老师到家里家访,能够和孩子的父母坐在一起,也包括孩子,把孩子成长中的故事,以及父母收集的孩子很多照片,一边看着照片,一边就给老师介绍孩子成长过程中很多有趣的事,都是很轻松的话语,介绍孩子的一些性格、特征,包括孩子什么情况下会闹脾气,大多数什么情况下都很乖、很听话,介绍一些孩子脾性。

  这样一种介绍,既使老师在孩子来园之前了解孩子很多生活中的性格特点、特性以及习惯,包括孩子发展的水平。也可以让孩子在一种家庭的很信任父母的环境中,能够看到父母对老师的接纳,他会通过对父母的信任,迁移接纳老师。因为教师是什么?是父母接纳的人、信赖的人,和父母能够很融洽地坐在一起交谈,是这样的人。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通常会见到,很多爸爸妈妈的朋友,是叔叔阿姨,会通过父母这个中介去接受家庭之外的成员。老师也是这样,通过家访亲切的交谈,也会使孩子很容易就像接纳爸爸妈妈的朋友一样接纳老师,认为那也是爸爸妈妈信赖的、喜欢的朋友。

  主持人:现在有很多网友提的问题大致都差不多。有的说,我们家孩子4岁了,上幼儿园一年多了,可最近天天说“不想去了”。有的小孩上小班,还总不适应。有的孩子上了一段时间的幼儿园,突然说不想去了。孩子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张澜:孩子是在入园的适应初期比较困难,哭闹的情绪比较严重,哭闹的时间比较长,还是说明孩子还没有对幼儿园产生心里的向往,不愿意去。当然不向往的原因很多,是幼儿园的环境不吸引他,还是他和老师之间的关系或没有建立起来,通常是这样的,通常老师很亲切,很喜欢孩子,能够很快通过幼儿园丰富的环境,带领着孩子进入环境的探究活动,和小朋友共同游戏,小朋友会比较快地看到幼儿园活动。因为毕竟和家里的活动是不同的,他也会喜欢和老师一起玩,也会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但是总之小孩子还想去,有时候只是到幼儿园的时候,跟爸爸、妈妈要再见的时候,可能有一点哭哭啼啼的情绪,或者会说你早点接我,会磨人,在孩子入园期间这是很正常的,因为毕竟和父母形成的是最亲密的关系。也有的孩子每天都愿意来,可是每次分别的时候总要抹眼泪,这说明这个孩子很重感情,这是一个情感特点。可是跟妈妈分离以后,进了班也就不哭了。

  张澜:也很快跟着老师活动了。这种情况家长尽可能放心。但是到了幼儿园门口还是要说半天,在那儿讲道理讲半天,安抚半天,就可以尝试一下,让老师来配合,比较快地让老师介入,问候一下孩子,抱着孩子,跟孩子说说话,这时父母要快一点、理性一点离开幼儿园。如果老师的介入能够比较快地解决这个问题,这也说明孩子在过渡上,个性上比较黏父母,但是他是能够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但是一直哭闹很强烈,就说明肯定在孩子的入园上,可能老师对他的关爱、亲切和谐的氛围还不到位。大部分幼儿园在新生入园的时候,老师是非常辛苦的,会想很多办法,但是如果说孩子这样,原因还是要去寻找的。

  网友:我的孩子4岁了,一直活泼开朗,上幼儿园的时候据老师反映也是很好的,老师和同学都喜欢他。可是就是有一天他回家以后眼睛红红的,妈妈就问他,因为好像4岁,也没有意思没有表达得特别清楚。妈妈就忽略了,认为是小事,可是从那天起孩子就对幼儿园产生恐惧心理了,每天都是哭着送去的。但是据老师反映,孩子除了对玩什么都不感兴趣了。

  主持人:看了这位网友的情况,我就想起了一个问题,实际上孩子年龄小,表达不清楚他这一天的活动情况,可以说是不满意的情况。我家长又不可能监视他一整天,其实家长跟老师之间的沟通实际上是很重要的一点。我因为在幼儿园有过一段生活经历,老师是非常希望跟家长交流的,但是家长好像有心理障碍什么的,好像也惧怕跟老师之间的沟通。您作为园长,是不是给家长一些建议。我们怎么跟老师之间做好沟通,进而让孩子更加容易在幼儿园里生活?

  张澜:这不属于孩子出入园的问题,一直入园挺好,突然发生这种事情,大多数这个时候要及时与老师沟通。一定是孩子有事情了。以我这么多年的工作经验来看,什么情况下孩子好好的,突然会不愿上幼儿园了,大多数情况是挨老师批评了,孩子挨说了。挨说了有他真犯错误的,也有不是犯错误了,他很委屈,这种情况他更加不想去。所以,父母一般都可以询问一下孩子,如果一询问,一问到老师说你了,那孩子眼圈红了,眼泪刷刷出来了,那就是很委屈,挨批评了。这个事可能是另外一个小朋友犯的错误,不是他,老师误认为是他了,不管老师说他这个批评的话语重与不重,有些孩子面子特别薄,他就觉得委屈,所以不喜欢了。也有的孩子可能是犯错误了,但是老师说的话重了点,孩子心里有负担。本来孩子做错了什么事心里就紧张,就比较害怕老师说,可是老师又恰恰说他说得重一点,这时孩子是处于一种比较惧怕的心理,就不想上幼儿园了。

  或者在这种情况下,他可能跟这个老师情感的基础也不够,所以他就不喜欢老师了。孩子多半都是情感性的问题,往往因为喜欢谁、不喜欢谁,对老师的习惯。甚至一个班有两个老师,遇到李老师上早班,孩子特别高兴,早晨早早的。要是可能另外一个是赵老师上早班,他就磨磨蹭蹭。孩子的情绪像晴雨表一样表露无疑。像这位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了,一是可能犯错误。二是可能老师错怪。还有一种可能,跟小朋友发生矛盾冲突了,解决不好,尤其是像大一点的小朋友,同伴之间还很复杂,可能一个跟他平常玩得很好的小朋友,突然不跟他玩了,他会很伤心,也会产生这样的情绪。

  总之,这种情绪家长要了解在儿童情绪的背后发生了什么,意味着什么,然后才能知道怎么样进行疏导。要了解这些事情,一是跟孩子耐心地,不要话语很急,不要批评他,要耐心地旁敲侧击,跟他聊一聊,然后再在老师那儿聊一聊,来确认,可能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也可能老师关注到了,也可能老师没关注到,但是跟老师说了以后,老师就会有意识地关注这样一个情绪,帮助孩子调节或者是解决问题。也可能老师说了一句根本没有意识到的很不经心的话,家长说完了,老师想起来可能是昨天说了一个什么话,老师很快去找补,孩子就好了。

  张澜:所以说沟通很重要。我所知道的是家长很愿意跟老师沟通,但是家长怕麻烦老师,有时不太好意思占用老师的时间。这是家长的顾虑。还有一种情况,家长本来跟老师沟通得都挺好,有时就大胆地跟老师提一些意见,他发现老师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于是这时心里就想,“嗨,我说那么多,是不是说了老师不爱听的?”这就是沟通过程中,双方对于沟通的愉快性以及沟通成效的感知。当然如果说沟通的双方在交谈过程中都彼此愉快,并且认为自己所说的这些都是有价值的,那么他就会越聊越好。如果出现了障碍,一方的积极性可能就会下来,然后进入循环,等于双方的积极性就下来。所以,家长不要有顾虑。当然跟老师沟通时,一定要避开老师工作的繁忙时候,像早晨入园,老师都忙着接待全班的孩子,一个家长可能不能占用老师很多时间。包括晚上离园也是接孩子的高峰时间,都只能简短的寒暄,你也不能一个人占用老师太多的时间。但是当高峰过去以后,家长应该看着老师的方便跟老师聊着,适当的时候还要兼顾旁边别的家长或者说老师可能过来过往还有家长接的,这时你要有耐心,你要先暂停话题,什么时候在方便的时候再叙。

  当家长有一定的问题和希望跟老师能够坐下来比较集中地研讨一个问题时,或者说交流沟通一个问题时,最好交流也需要氛围,需要心境,可以跟老师约时间。我们老师不在班的时候,但是是在园的时候,以及老师中午备课休息的时候,有很多家长会跟我说,建议我,五点一刻接孩子,高峰期就是5:30,5:40就剩下很少的孩子了,甚至就没有孩子了。老师6:00才下班,你可以在这一段时间去跟老师沟通。也有的家长说这时正好接了孩子,孩子要到院子玩,可是我要陪孩子,这就你自己决定。如果你要跟老师沟通,爸爸妈妈或者是爷爷奶奶谁,一个人接孩子,陪着孩子玩,一个人跟孩子很好地聊一聊。

  网友:我的孩子情况有些严重,孩子有些自闭了,这种情况幼儿园会不会接收?
  张澜: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应该说大部分孩子在入园之前,因为都是以家庭为核心,跟同龄的伙伴或者是小朋友的接触都不够,比较胆小,这是共同特征,所以幼儿园不会以这样的特点去拒收孩子。
  当然幼儿园,尤其是好园,入托申请的孩子很多,就会出现有的幼儿园,同样面试有很多孩子,有的活泼开朗,表现得非常好,幼儿园可能优先去考虑那些孩子。我也遇到过这种情况,有些孩子面试下来,家长就跟我说,可是我们就仰慕北师大园,我们就希望孩子到这里,让孩子克服胆小的缺点,会变得开朗、变得自信。我说能够理解,这是我们实际操作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的一种现象。但是幼儿园不会为此拒收孩子。
  如果在医学上已经可以诊断他不同程度的有孤独症,可以说大部分的幼儿园会拒绝的。拒绝的理由,可以说幼儿园是正常儿童的群体,班里的孩子数额也比较多,老师可能没有精力,而且也没有经过特殊教育培训过的老师,会以这样的理由让孩子最好能够去一个专门训练的机构。事实上这些孩子也应该到专门训练的机构去接受早期的干预和治疗。
  从教育的理念来说,越是有一些心理问题,有一些特殊需要的孩子,特殊需要很多种,自闭症也是特殊需要的一种孩子,他需要回归到正常儿童的伙伴群体中,尤其跟别人交往有障碍、自闭症、孤独症的孩子,就需要到一个正常化的有良好交往的同伴生活中来影响他,正常的儿童主动吸引他进入正常化的交往群体中,对他是有积极促进作用的。但是我们国家在这一块有理念,但是实践上还是不够的。
  当然现在有一些区别,比如海淀区也先行倡导幼儿园接纳特殊需求儿童,你可以上报给区的主管,由区主管来派搞特教的一些专家到幼儿园协助观察这个孩子,和老师共同形成教育的方案措施,尝试着这样做。北师大幼儿园每年都接纳这样的有一定自闭倾向的孩子,老师的付出是极大的。根据他们的程度,他们不能全日制,最好部分的时段能够回归到正常儿童的群体中,对他们是比较有益的,可能对幼儿园的工作也比较可行。

  主持人:今天我们也非常高兴能够请来张澜园长,就大家的疑问做了这么多解答。最后,请张园长简单给家长和小朋友们送出一些祝福。
  张澜:学前是人一生很重要的奠基时期,家长高度的重视早期教育是件好事,但是从思想意识上,还是要抓大节,应该说学前期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孩子愉快的情绪,能够通情达理,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这是一生的基础。很多人认为我们老说习惯,习惯,不觉得,其实像我们做基础教育的,包括我经常小学、中学的校长在一起,可以看到整个基础教育,幼儿园、小学阶段很重要的就是习惯的培养。包括我们还要引导孩子喜爱学习,也就是培养求知欲。应该说学前期对人一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早期个性、情绪、性格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培养,以及让孩子喜欢探究,有较广的兴趣爱好,有较强的求知欲,这样就能为他未来进入小学乃至于终生的学习和发展奠基。
  祝愿每个小朋友都拥有幸福的童年,拥有人生美好的开端。
  主持人:谢谢张园长,谢谢大家!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大班数学活动:开画展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