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班幼儿入学不适应的问题及对策
一、 引言
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家庭条件逐渐上升,对于孩子的照顾、抚养方式已不同于以前。以核心家庭为主要形式,父母对于子女都十分关爱、疼惜,甚至是以多对一的形式,给予孩子过分的爱,从而使幼儿非常的依赖于家庭,不喜欢与他人玩。特别是对于要送入幼儿园的小朋友,对幼儿园很陌生,周围的环境比较陌生,通常幼儿不适应环境,一到幼儿园就哭闹,不要父母离开,小班开学的情况都比较混乱,教师难以控制。为了使教师对小班开学情况能有更多的把握,让教师更能了解小班幼儿的特点解决入园不适应的情况。为此我们做了相关的研究。
二、 正文
(一)、哭闹情况分析
1、小班幼儿入学不适应的问题表现:
(1)小班幼儿的特点
小班一般是指3—4周岁的幼儿,小班幼儿已经能够自如行走,用语言表达简单的意思,从事一些初步的活动,包括生活活动与游戏活动。小班幼儿刚刚入园,环境和要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上小班幼儿语言和行动的发展还很不完善,在进行管理时有一定的难度。[1]由于现在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里呈现以多对一的现象,非常地溺爱,因而这样的孩子像似生活在温室的花朵。第一次来到幼儿园这样的幼儿很难适应幼儿园生活,经常出现哭闹的情况,这样对于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不利。小班管理如何直接影响到以后各年龄班的管理,有的人总认为小班幼儿什么都不懂,教师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很好管,不用费心,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我们一定要重视小班的管理,开个好头,为以后的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2)不适应问题的表现种类:
一部分幼儿是一哭闹为主,都持久的哭闹
以自避为主,不参加任何活动,缺乏安全感,不与外界交往以这样的表现为主。
以伤害自己的身体来进行抗议为主要表现,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等。
(3)幼儿入园适应问题的心理学分析
1、分离焦虑
所谓分离焦虑即指“因为与亲人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也就是说幼儿最初离开亲人、家庭、对新环境会产生不适应的现象。[2]
2、安全感的丧失与恐惧
幼儿与父母在一起是安全的、自信的、可以得到满足的。离开亲人,一些幼儿会感到不安,表现为情绪不稳定、茫然不知所措等。多数幼儿会抗拒或哭泣,虽然后来停止了哭泣,但他们显得不快乐,不主动与人交往、不探索、不玩耍、表情淡漠,在这种情形下的幼儿很容易产生恐惧。他们的恐惧也许并无具体的对象,可能是对一种事物的惧怕,也可能是对一种情境的惧怕。[2]
2、原因分析
(1)非一对一的关系。在家里幼儿主要与自己的亲人或保姆相处,教养者长期与幼儿相处,他们之间的关系十分亲密,至少是一对一的关系,甚至是几位成人对一个孩子。在幼儿园里,教师承担着教育全体幼儿的任务,教师不是面对一个孩子,而是一群孩子,这些孩子都是教师关注的对象,很难做到一对一,常常是一位教师对许多幼儿。
(2 )气氛不同。在家里,生活气息较浓,生活的计划性不是很强,幼儿的生活比较随意,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幼儿园是正规的教育机构,它的目的性、计划性都很强,幼儿要按照教师的要求从事各种活动。幼儿生活在班集体中,要受到集体纪律的约束。
(3 )要求不同。在家里,教育的内容较少,而幼儿园有系统的教育教学要求,幼儿将学习集体生活的规则、自我服务的本领,这些学习需要幼儿付出一定的努力,这与家庭要求不同。以上种种不同,导致幼儿入园的不适应,造成他们情绪不稳定,不愿意上幼儿园;不善于与小朋友友好相处,争执、攻击行为较多;生活不习惯,生活自理能力差,不善于管理自己的行为。[3]
(二)、实例研究
在幼儿园实习期间,对于一名小班入园不适应问题明显的幼儿进行追踪研究。
观察对象:王梦茜(化名)女2003年出生(3岁)
观察时间:2006年7月——2006年9月
观察目的:帮助其解决不安全感,适应幼儿园生活
观察实录:2006年7月
暑假班开学了,王梦茜入学(看上去比同年龄幼儿瘦小),每天入园都要在班级门口哭闹,不让父母离开,哭的持续时间久,在地上打滚或用头撞墙等。一旦被老师们强行抱入教室后,便开始哭,不允许任何人靠近她,和她说话。对幼儿园的玩具、游戏等一切都不感兴趣。对班级的环境恐惧,为了不上厕所而宁可将尿拉在椅子或床上。
分析;上学哭闹是一般幼儿常见的事情,但像她这样持续多日的恐惧,表现出的强烈的自我封闭,极其严重的对人(
1、 进行家访
根据幼儿这样的情况,教师进行家访。了解具体的情况,王梦茜的家庭比较富裕,在家里就她一个孩子,父母也比较宠爱,特别是爷爷奶奶对孩子格外的疼爱。父母在外做生意,都是有爷爷奶奶带,在家里都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没有自理的能力。对于长辈也没有礼貌,这都是因为家里太过于爱护。父母难得回一次家,回家都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使孩子产生依赖感。这次家访让我感受到现在的家庭都过于爱护自己的孩子,都没有给予孩子自由的时间,其实这样是不合理的,对于幼儿 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2、 我决定从两方面入手
1)改变家长的观念:与王梦茜的家长商量孩子的教育方法,让父母多关心孩子,多与孩子沟通。王梦茜的爷爷奶奶平时都不太让孩子出去玩。教师与其家长一起商量,讨论多与孩子沟通,父母比长辈的接受能力好,知道现在教育的重要性。通过与父母的沟通,让父母与其孩子的爷爷奶奶多和他们沟通孩子的教育、交往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多带茜茜上公园等认识大自然、认识新朋友。
2)教师主动亲近她,给予更多的关爱:不管她是不是哭闹,都把她抱在怀里。带她在幼儿园四处走动,看看哥哥姐姐的活动,给她唱歌,讲故事。分散她焦虑、紧张的心理。
成效;
两个星期后的一天早上入园,她虽然还哭,但只是小声的抽泣,并伸手的钩住我的脖子,紧紧的依偎在我的怀里。她开始对我产生了信任,乐意与我接近。
观察实录:2006年8月
现在,不管我走到那里,她总拉着我的手跟到那里。并用眼神提示我她的需要(如要上厕所)。午睡还是不睡。不让其他老师和小朋友接近她。她想怎么样都是与我来说。也不参加幼儿园的活动,其他幼儿在活动时她就在我的身旁。不过,逐渐地我发现孩子们在玩的开心时她会注意她们,也会跟着笑。
分析:
作为3岁孩子身上的本能的好奇开始一点一点的展露,我决定从改善王梦茜周围环境和运用游戏手段帮助她尝试接受新环境,新事物入手。
措施;
1、 让她尝试接受更多的人:
每天,我鼓励王梦茜和我去各班参观,这时,老师(阿姨)都会笑着夸“王梦茜真漂亮,来,我送你一个糖(或画片等小礼物)。”让王梦茜发现与人交往是一件愉快的事。渐渐的,王梦茜开始尝试
2、 让她尝试接受新的事物:
针对王梦茜对新事物的恐惧,但同时流露出的好奇。我尝试运用游戏的方法帮助她。如:在自由活动中我与孩子们一起玩游戏,孩子们都玩的很开心,玩了一遍又一遍。这个时候,她也会眼睛看着我们玩,有时我们饿、玩的很开心在笑她有会跟着笑。
成效:
王梦茜比起两个月前,有了极大的进步。不再伤害自己的身体,不再上幼儿园哭闹,会在老师的帮助下,上厕所,吃午饭、点心等。虽然王梦茜还不会和同伴交往,也不说话。但只要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进行适时的教育、引导。就能有更显著的进步。 这样对于其为上小班而做了准备。
(三)、解决方法
教师对于小班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幼儿这样的情况直接影响到幼儿在幼儿园的发展,对于以后的很不利。根据以上的研究,针对这样的情况,幼儿教师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方法来进行解决。
1、物质上的准备
开学初教室的布置教师要多用心,以幼儿感兴趣的布置为主,要新颖、有特点,能吸引幼儿。教师可利用一些气球、彩球及鲜艳的装饰物布置教室,营造一种热烈欢迎的气氛。让幼儿看到那么漂亮的教室而更快的喜爱上幼儿园。
2、多与家长沟通。
幼儿刚入园,经常会大哭大闹,家长没有经验,也会心神不安,甚至会打退堂鼓,不送或间断幼儿入园,这很不利于幼儿战胜消极情绪,早日适应环境。教师应与家长建立紧密的联系,随时了解幼儿的动态,做好家长工作,争取家长的配合,以便共同帮助幼儿克服不良的情绪。教师可做家访,也可请家长来园,还可以召开家长会,请他们相互的交流意见。[4]
(1)与家长共同创立幼儿档案
这项工作在幼儿入园前一个月就可以开始——教师分发家长问卷,请家长认真填写;问卷的内容丰富、细致,教师要通过问卷了解每个孩子的喜好、个性,身体状况,甚至是幼儿的乳名等。我们通过问卷了解到幼儿的基本情况,以此为依据建立幼儿档案,为今后更好的开展教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教师还针对幼儿的特殊情况和家长一起做好个案备录,这样便于将来有针对性的做好个别教育工作。[5]
(2) 家访取得家长信任
小班幼儿在入园前,几乎没有单独与陌生人接触的经历。他们的每次活动都受亲人的保护。入园后,进入陌生的环境,再与陌生人相处会有一段时间不适应。因此,为了消除老师和孩子们之间的陌生感,在开学前几周,教师就开始了家园工作的又一项:家访。我们给孩子们带去小礼物和幼儿园[6]
(3) 家长积极配合教师
家长要坚持送幼儿到幼儿园,不要看到孩子哭闹而不忍心,就不坚持送幼儿来幼儿园,这样反而对幼儿不利。有些家长喜欢在送完幼儿入园后在教室外观看孩子,本来幼儿已经进入幼儿园的活动中了,可看到家长后又会哭闹起来,这对幼儿又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家长要相信教师。
3、用心接待幼儿,消除幼儿的畏惧感。
对于幼儿哭闹情况的难关是早晨入园,有很多的幼儿都是在入园这一段时间哭闹,所以教师要做好接待的工作,在幼儿入园时教师要热情接待每一位幼儿,特别是爱哭的幼儿。教师要缩短与幼儿之间的距离,经常摸摸幼儿的头,用脸贴贴孩子的脸、亲亲幼儿,与孩子说说悄悄话。用平等的身份和温馨的口气对待幼儿,这样会使幼儿容易接受,也渐渐的消除戒心。[7]
4、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避免让幼儿感到寂寞
(1)开展丰富多彩游戏活动
新生刚入园,很多人会觉得刚入园的幼儿情绪不稳定,应该让他自己一人呆着,自己时间长了会习惯的,这是错误的观念。幼儿的天性是喜欢游戏的。教师要抓住幼儿这一特点,开展各种有趣的活动吸引幼儿,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在有趣的活动中逐渐的忘记哭闹,使幼儿更快的进入到幼儿园的生活,在游戏中得到快乐,喜欢幼儿园,慢慢的改变幼儿的习惯。减少入园哭闹的情况。
(2)简单的常规训练
在刚入园时,教师要给予幼儿适当的常规训练,这样的话,使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不会感到无聊,让幼儿有事做,也减少幼儿的哭闹现象。也为以后的教育做好铺垫。
(3)以大带小的方式
小班幼儿刚到幼儿园各方面都不是很了解,需要教师的不断的指导。教师可以开展以大带小的活动。可以请大班的幼儿来和小班的幼儿一起玩。也可以组织新入园幼儿参观哥哥姐姐的活动、上课、游戏等,让幼儿体验到集体生活的快乐,也使幼儿熟悉幼儿园。
5、让幼儿尽快适应环境。
幼儿园的环境与家庭有了很大变化。现在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居多,孩子都是在家长的爱护下成长,家长都非常的溺爱,在家里都以养成了很多不好习惯。来到陌生的环境就会惧怕,所以容易导致幼儿不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不愿上幼儿园。教师应带领幼儿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在每天的活动、游戏中来不断的熟悉幼儿园,让幼儿感到幼儿园不是那么的陌生,也逐渐的接受幼儿园与教师。教师也要特意关注爱哭的幼儿,给予特殊的照顾,多关心、多交流、多帮助。小班的幼儿需要成人的更多的照顾、关心。教师根据幼儿园的作息制度来安排孩子的生活,尽可能地使幼儿的生物钟与幼儿园的作息制度吻合,以便幼儿慢慢地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减少幼儿哭闹的情况。
6、培养幼儿喜欢幼儿园的积极情感。
为了让幼儿喜欢幼儿园,必须让幼儿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来到陌生环境,充满了恐惧,消除恐惧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幼儿熟悉环境。开学前可让家长带者幼儿到园里走走,现在大部分幼儿园的做法是,孩子没入园前,就不能随便来园,这使幼儿入园前几乎没有机会了解幼儿园。幼儿园应该更多地站在幼儿与家长的角度上考虑问题,给那些将要入园的幼儿提供参观的机会,让他们有更好的心理准备。幼儿入园后,教师不要急于教他们各种知识技能,而首先要带他们到各处走走、看看、玩玩,熟悉本班和周围环境。在培养幼儿积极的情绪中,教师是最关键的因素,教师对幼儿要耐心、态度要温和、要及时帮助幼儿解决困难,赢得他们的信任。试想,如果幼儿刚到一个陌生环境,就遇到一副冷面孔,他们怎么会喜欢幼儿园呢?入园头几天,幼儿的“分离焦虑”很强,教师要特别关心他们。想尽一切办法让他们放松,以积极的情感代替消极情感。[8]家长要积极配合教师,在家里时可以有意识地给孩子讲讲有关幼儿园的故事,让幼儿知道幼儿园是个快乐的地方,是他们学习本领的地方,让幼儿对幼儿园充满好奇。千万不要用老师与幼儿园来吓唬幼儿。很多家长多喜欢说:“再不听话就给你送到幼儿园”,“再不听话就告诉你们老师”等,这样的话都会给幼儿产生不好的影响,使幼儿越来
7、表扬鼓励法
对于刚入园的幼儿教师要多关心。小班幼儿对教师有很强烈的依恋情感,并向往得到教师的赞赏和认可。在幼儿园的各种活动中幼儿的表现教师要给予鼓励、表扬与肯定,即使表现不好的幼儿教师也要给予鼓励,让幼儿感到开心。不要给予批评这样容易使幼儿失去信心与兴趣,从而不喜欢活动。在给予表扬与肯定时教师也要做到一致,不要偏爱某一幼儿而给予过多的表扬,会给其他的幼儿带来伤害。
(四)总结
根据以上的分析、研究知道入学前的准备对于教师来说非常的重要。入园教育指教师通过各种方法引导新入园幼儿顺利适应幼儿园的教育。对于小班幼儿入学不适应的情况教师要科学、正确地对待。根据每个幼儿的特点给予一定的指导。在开学前做好必要的准备,让幼儿更快、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但在对幼儿进行判定是否是入园不适应这一问题时,教师要充分考虑是否真是,不要认为孩子哭就是入学不适应,孩子不哭就是好孩子。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作为幼儿教师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能根据幼儿的各自的特点给予指导。让幼儿在幼儿园里培养良好的习惯。不能忽视幼儿的入学不适应地情况,很有可能幼儿就在这一时段里发生了变化,使幼儿的个性变化而导致幼儿不能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燕 刑利娅、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37-138。
[2] 梁志 、学前教育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73。
关键词:适应
- 适应2小时,开心小娃子 2014/09/26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