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是否被忽略了?
● 沈裕尼
《早报星期天》“自由行”一栏刊登了一篇刘瑛读者写的“家长要懂一点教育”文章,说有一天她到某政府机关办事厅,见到一位带了两名幼儿的妈妈,在孩子哭闹的情况下,对孩子又拧又推;弄得孩子更大声地哭;刘读者认为,这位妈妈其实已在年幼的孩子心中撒了一颗“恨”的种子。
刘读者说得好:孩子毫无选择地出世,依附着父母生存长大。父母有权力管教孩子,但是要懂得如何管教。
有一位长辈感慨地对我说:如今社会,不仅医生、律师、会计师都要有“文凭”才能执业,就连德士师傅要考“德士驾照”,清洁工人也需接受培训,才能把本分工作做好;唯独“父母亲”这一行业不需文凭或执照。而孩子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孩子的学前教育要依赖父母,入学后的成长也继续受父母影响,如果为人父母者自己都不懂得如何“做人”,那又怎样能教好下一代呢?
我国许多家庭的父母亲两人都要工作,孩子出世到进入小学的这段时间,除非父母中有一人愿辞掉工作在家照顾孩子,否则只有诉诸三个途径:一、请祖父母/外祖父母帮忙;二、雇女佣;三、交给托儿所照顾。这样的学前教育安排是否已经很妥善了呢?大家或许可以更深入讨论。
由祖父母照顾孙儿是好主意,但首先应考虑老人家的健康状况,而且祖父母也无法取代孩子心目中父母亲的地位。
雇用女佣来照顾孩子,还顺带做家务事,可算是“一举两得”;然而,女佣来自其他国家,在生活、语言与文化上和我们有差异,更糟的是,不少父母都在女佣两年的任期一满就换人,把孩子和女佣刚建立起来的感情硬生生拆散,孩子在恐慌下,只能不停的哭闹;父母多半会说:过一段时间孩子就没事了。但一再更换女佣,孩子从小感情联系一再被“撕裂”,他长大后的人际关系是否会蒙上了阴影,日后性格的成长是否受到了限制?
当幼儿18个月大之后,一些父母亲也会把孩子送到托儿所,由专职的老师来照顾孩子,也让孩子有机会和其他孩子接触、社交,孩子的生活也会更有纪律。不过,孩子第一天到托儿所,通常都会哭闹,因为托儿所对他们来说是如此的陌生,父母亲虽然心有不忍还是不得不狠下心“落荒而逃”。
这是孩子在进入小学前,父母要如何“安置”年幼孩子时所面对的艰难抉择。但这个时期的种种选择父母都得谨慎三思,以免影响孩子日后的成长。
孩子进入小学后,教育孩子的问题更是多方面的,不再只是“安置”的问题,而是如何给孩子在学习与成长的过程中有个快乐的童年与人生。
教育孩子绝对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做父母的不能偷懒,应不懈努力做“功课”,除了多阅读有关教育孩子的书籍、听取教育专家的意见和请教亲友的育儿经验外,更应倾听孩子的心声,观察孩子的性格与才能的发展。其实不仅是在学前,即使在孩子入学后,孩子的心智与性格的发展,仍需要父母和长辈们的关心和循循善诱。
手工材料
关键词:学前教
- 学前教育体制机制创新是关键 2014/04/08
- 学前教育-社会回报率最高的公共投资 2010/12/08
- 学前教育改革试点 3项重头内容 加速浙江教育发展 2010/12/04
- 两会特别报道:加快制定《学前教育法》 2009/09/02
- 学前教育的均衡化发展及入学准备 2009/09/02
- 学前教育-09年大学10大“热”增专业 2009/07/03
- 学前教育阶段幼儿人身伤害的预防 2008/12/15
- 学前教育立法—一个重大而现实的课题 2008/11/11
- 学前教育不是“最后的盛宴”! 2008/11/06
- 《学前教育研究》杂志订阅方式 2007/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