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幼儿园 >> 杭州湖州嘉兴绍兴宁波舟山台州温州金华丽水衢州其它城市   小喇叭幼教新闻园所风车论文教案随笔海外视角名师名园媒体合作依法办园商情育儿问题好书推荐

【家教动态】正视“隔代教养”,关注孩子心灵

2008/1/7 15:52:00 来源:浙江学前教育网  0人参与

    无论在居民小区,还是公园广场,老人和孩子总是不可分割的风景;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爷爷、奶奶带着孙子、孙女生活其乐融融。越来越多忙碌的年轻父母们把孩子交给了自己的父母,社会变迁使祖辈们自然承担起更多对孙辈的教养职责,而“隔代教养”作为近年来凸显的一种社会现象,正在对为数众多儿童的成长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隔代教养是时代的需要?

    城市里行色匆匆的上班族和打工者们,无暇仔细顾及个人的生活,如今与“丁克家庭”伴生的另一种社会现象是更多儿童接受着“隔代教养”。全国范围内一项关于中国“隔代教育”的调查结果显示,全国约有一半的儿童接受着隔代教育,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这一比例更高。

    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使隔代教养自古有之,但近些年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变革,生活节奏加快、生存竞争加剧,年轻的父母们对教养子女能够分出的时间和精力越来越少,选择将孩子交由其祖父母教养者越来越多。“隔代教养”已成为我国目前不可忽视的一种社会现象, 对为数众多的儿童成长、发育乃至更长时间内的人生成长轨迹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目前这种现象已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对隔代教养的利与弊,儿童心理和教育专家们的看法褒贬不一,多数人认为,在中国具有传统意义的“隔代教育”具有诸多弊端,比如说祖辈对儿童的溺爱对儿童心理成长构成较大负面影响、祖辈知识面不足使儿童得不到较好的启蒙知识教育等。但也有些专家和学者提出,祖辈丰富的养育经验、人生阅历以及耐心和时间都是不可忽视的巨大优势,这些如果借用得当,对儿童成长是有益的。 更有人提出,经济变革与社会发展切不能以牺牲儿童的教育质量为代价,全社会都应该更为关注儿童健康成长的各种因素。

“变色龙”小青青

去年夏天,青青高高兴兴跟着妈妈回到了自己家,可还不到半年时间,爸爸不得不又把她送回外婆家,从小在外公、外婆家长大的青青成了父母眼中 的陌生孩子。

父母都在矿山工作,工作地点总是调来调去,从半岁起,青青就被爸爸、妈妈“丢”给外公、外婆抚养。在老人的眼中,青青是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她生性聪明,外公念的故事她一听就记得住,在幼儿园学的舞蹈每天都要给外婆表演,外孙女给两位老人带来无穷乐趣,他们也总是惯着小宝贝,几乎什么事都由着她的性子来。青青5岁时,父母的工作地点总算调到一起,建立了稳定的家,他们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孩子接回身边,给她在城市最好的幼儿园报了名。可是父母的努力并没有换回青青的快乐, 没多久,她就闹着不去幼儿园,每天早上,青青总是又哭又闹,就是不肯出门,妈妈不得不一次又一次请假,在家陪着她。

外婆、外 公总说青青懂事,可她的异常表现却愁坏了年轻的父母,问题究竟出在哪呢?青青对妈妈说:“我一点也不喜欢新的小朋友,更不喜欢新的老师。”带着疑虑,青青的妈妈来到幼儿园。老师说,青青是班里的新孩子,但也是最孤僻的孩子,她从来不愿意跟别的小朋友一起合作玩游戏,总是独来独往。可是,细心的老师发现,青青也有她活泼的时候,玩拍皮球时,她如果得到自己最喜欢的紫色皮球, 就特别开心高兴;学舞蹈时,她总是表现最认真,动作最标准。但如果紫色皮球被别人拿走了,老师表扬其他小朋友跳得好,青青就会一下子垂头丧气,宁愿自己独坐一旁。

在家里和幼儿园的青青判若两人,家里开朗、活泼的她在新环境中却经常表现出孤僻、倔强和嫉妒心强。幼儿园的老师认为,这与青青成长环境中大人的态度不无关系。因为外公、外婆最疼她,总是表扬、称赞和鼓励,从来没有责备和惩罚,这使青青无法接受与别人的合作和竞争,任何环境下只关注自己的唯一性,这样的性格对她的成长有很多不利影响。而像青青一样的孩子在隔代教养的家庭中并不少见,他们表现出的状态应该引起家长和社会的更多关注。

“隔代教养”是利是弊?

调查显示,我国约有一半的儿童正在接受隔代教养,对于大多数万分重视孩子成长,又十分缺少育儿精力的现代年轻父母们来说,隔代教养究竟孰利孰弊需仔细衡量。众多儿童心理和教育专家对隔代教养的利与弊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贵阳市儿童医院儿童心理主 任 医师关福琴说, 大多数人认为,我国传统的隔代教养方式对儿童成长有一些负面影响,需要祖辈和父母在儿童教养中注意和纠正、克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过分的溺爱和放纵容易使幼儿过于“自我中心” ,形成自私、任性的不良性格。老年人格外疼爱孩子,往往陷入无原则的迁就和溺爱之中。同时又由于隔辈人都是独生子女,老人怕照顾不好,儿女们责怪,于是更加事事依着孩子,孩子不合理的欲望也常会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自我认识、 自我控制、自我评价得不到良好的发展, 以致从小不会自我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自己的愿望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情绪波动或攻击性行为,不能与同伴友好相处,不融入集体。

第二,过分的保护遏制了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自信心发展,增强了孩子的依赖性。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陈鹤琴曾说过:“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 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主能力和责任感,增强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而不少祖辈往往包办孩子的一切事情,怕孩子吃亏就不愿意让孩子与其他孩子一起游戏,怕孩子摔倒就为孩子扫清一切障碍。这种心理不仅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相反这样做只会为孩子今后的生活在心理上造成不良的影响。第三,仅凭借祖辈的爱,满足不了孩子的情感需要。 从心理发展过程来看,0-5岁这一时期的儿童最需要的是父母的亲情关怀,满足他们对父母正常的情感依恋,对幼儿今后的心理健康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种情感的需要是祖辈们不能满足他们的。祖辈的爱更多是在满足幼儿的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而对于更高一层次的需要--情感归属的需要只有父母才能满足,否则孩子不会产生被激励、被尊重的第四层次需要,情感没有得到稳定的归属。

第四,教育意识的缺乏和教育方法的不当容易使孩子错失形成与他人合作、关心他人、热心帮助他人等品质的良机。父母在幼儿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总是引导孩子如何与小朋友友好游戏,与同伴发生纠纷时,比较冷静,注意引导幼儿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 而祖辈容易从自己孩子的 “利益”出发,保证孩子“不吃亏”的教育很容易使孩子滋长骄横、霸道的不良习性。

但是,祖辈家长有爱心,对孙辈十分欢喜,他们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愿意花时间与孩子在一起生活,而且能够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叙述;祖辈家长具有抚养和教育孩子的实践经验,对孩子在不同的年龄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应该怎样处理,他们知道的要比孩子的父母多得多;祖辈家长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能给孩子愉快、宽松的学习、生活环境,祖辈教养的这些优势同样不可忽视。 “隔代教养”要关注心理健康。

与父母关系不和、自闭孤独或是任性顽皮,不少把孩子交给祖辈带养的父母们发现孩子的“坏脾气”让人束手无策。儿童心理专家提出, 年轻父母们暂时牺牲了教养子女的时间,却绝不能牺牲孩子的心理健康,隔代教养儿童首要需关注心理健康。

贵阳市儿童医院儿童心理保健主 任 医师关福琴说,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表现出高智商、低情商的倾向,不够全面健康的心理素质使他们难以适应社会快速变革的需要,更多人认识到心理健康必须从小抓起。在城市里,不少年轻父母将大部门时间和精力投入工作和学习中,无暇照顾年幼的孩子,认为孩子小,只要身体健康、吃饱吃好,交给养育经验丰富的长辈教养也很好;到了上幼儿园时, 又把幼儿发展寄托于幼儿园教师及长辈,认为这样孩子也会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就使得隔代教养的方式成为家庭教育中的一种较为自然、普遍的现象。

然而隔代教养这种教育方式将会对儿童的自我意识、情绪情感、个性发展及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产生深刻的影响。据有关抽样调查显示,我国幼儿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较为常见的主要在行为、情绪、社会适应及习惯等方面的障碍。具体来说,以行为冲动、动作过多、过度忧虑、嫉妒、攻击性、厌食、挑食、偏食、任性等为多。而这些问题往往在很大程度上与幼儿接受的教养方式、父母和祖辈的教育方法和态度有关。

    未来的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和生存竞争的加剧,要求人才除具有良好的智力、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父母应从小培养孩子具有健康的心理,增强其对心理疾病的“免疫力”。关福琴说,祖辈对孩子多表现为过度疼爱,无条件满足孩子的需要,能宽容孩子的天性,孩子精神环境极大宽松,没有压力,极度自由,为他们提供了模仿、探索的机会。但从心理发展方面,孩子对父母的情感依恋需要不能得到满足,使隔代教养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并不尽如人意。所以应加强对父母教育责任的教育和对祖辈家庭教育的分类指导。幼儿的父母要从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角度来承担起为人父母的责任,使孩子快乐、幸福成长。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my face(小班)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